作为两任法系车主,从来没有为我的坚持后悔过,甚至还有点小得意!


第一辆车子是第一批C4世嘉,距今已经23万公里了,一直烧汽油,就是没烧机油。前段时间还见了一辆同批次的出租车,让我觉得有点望尘莫及,80万公里无大修。
当时买这车并不是因为这车具有多么强大的光环,而是当时手里就这有这么多钱,作为合资车我好像也没有太多的选择。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次跑长途前上举升杌,修理店老板都说,雪铁龙车用料真不错,底盘至今沒动过,工整,整齐,发动机底盘不漏一滴油。

车子保养方面也很省心,超过7500公里就会提示你保养,不过除了首保,其它的时候我都是按照自己的公里数才去,那个保养提示灯就让它一直亮,又不影响任何问题。0W30的全合成机油,超过一万公里的时候,检查机油没变黑也没少,最长的一次是18000公里换的机油,这个时候机油有点偏少了。
你要问成本,我呢是高速居多,基本上可以按1公里1元,买车到现在花了起码25万了,包括保险保养这些,可能还不止,所以后来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无论买什么车,不是你能买的起就完事了,还要看你能不能养得起这才是关键。


第二辆车子是18款的DS7,买这车不像雪铁龙,起码本地就有4S店。DS不同,更加小众的一个品牌,距最近的一个4S店来回150公里。当时也有朋友劝我说这车有退市的可能让我尽量不要碰。我的情况就属于那种没钱还想要面子,大面子装不起小面子还不要,特别想表演一把低调的炫耀。
我看了下市面上的豪车都是内饰设计上看着像豪车(同品牌低端车中端车内饰故意造的拉一点)用料成本稍微好一些,然后底盘普遍就是铁变铝,单层变双层,薄变厚,底盘防护搞好点 ,这些都是成本小头,唯一成本高些的就是发动机, 价格同尺寸+30%~40% ,同品牌就是拉个皮,价格+百分之30%~40%。

真正在内饰底盘上用料投入大量成本的, 要么就是百万级行政 ,再有就是唯一能看到的DS了。别扯什么国产车 ,不是我对国产车有偏见,国产车只是内饰搞的好点 ,但是此消彼长其他地方投入的就会相应减少,只会为了市场占有率而妥协,适当的增加成本以牺牲质量换口碑。

这样看来还是DS厚道一些,至于很多人都会担心的售后问题,我也有查证过。有明确规定汽车品牌退市配件备十年,事实上DS和标雪有很多通用件,只是估计来件速度会慢些。DS7陪伴我的日子,每每有闲心总需欣赏把玩一番。优雅大气的外观,三颗极富设计感的大灯点起的那一刻,很容易让人陶醉。底盘的质感特别是行走在蜿蜒的山路,带给你的更多是信心和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