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烂市,拉一车亏一车,一车至少亏2万元?到底什么原因?


2021年年尾即将来临,随之而来的就是我们熟悉的冬天,今年的冬季来得更快一些,全国各地已经是提前进入到取暖状态。冬季的到来,让大众市场再掀起了一阵涨价潮,许多商品受到冬季影响,价格不断上涨。日常食品的水产市场上,却是呈现了不一样的情况,有的水产养殖户直言今年可能要亏掉几万块钱。

一、涨价潮再次来临

自从今年9月份左右开始,国内部分地区的大众商品价格已经是出现了异常上升,尤其是我们生活必需品方面,价格高得非常离谱。紧接而来的就是全国各个地区,商品价格都开始上升,就连平时调味品,都增幅达到了10%到20%。

大众商品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这两年受到疫情影响,全球都出现了货币膨胀的情况,各国之间在贸易上又减少了很多来往,才出现了大众商品价格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

在10月份中下旬之后,国家进行了一些调整,才把大众商品价格给慢慢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像蔬菜行情,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增幅高达30%,全国各个肉菜市场猪肉价格,首次比蔬菜价格还要便宜。

特别是在一些发达的城市,蔬菜价格普遍都是增幅了40%左右,像菜心这种好的品种,已经卖到了10元一斤,就连大白菜也要卖到5到6元一斤。很多市民纷纷表示,现在蔬菜根本吃不起,只能买一些淀粉类的蔬菜。

至于蔬菜价格会突然上涨,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表示,是因为今年以来各蔬菜生产基地,受到了雨水的影响,产量变小之后导致价格上涨。在11月份之后,国内的涨价潮再次来袭,受到最多影响的还是我们生活商品这一块,原因就是今年冷空气提前到来。

全国各地的蔬菜基地、水产基地等等都提前进入到停止生产状态。目前,国内肉菜市场上,无论是肉类还是蔬菜价格,都有缓缓上升的迹象。

二、水产市场跌幅大

在二次涨价潮当中,也有个别的商品是出现了严重的降幅,其中水产方面就是较为惨重。全国各地的水产市场,各类品种价格都有所下降,像虾蟹鱼这种家庭经常食用的食物,在价格方面比以往下降了10%到15%。

特别是鱼类,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鱼类价格还是保持着稳定的趋势。到了6月份之后,无论是哪类品种的鱼,价格都在逐渐地往下跌,相关部门对此也是没有作出相应的回应。

在这次涨价潮当中,水产的花鲢鱼跌幅更是创下了新低,很多水产养殖户都表示,目前花鲢鱼的生意是根本没办法做。在杭州的一家水产市场中,卖花鲢鱼的商家已经是大幅度减少。

当中就有商家说,现在卖花鲢鱼,拉一车回来就亏一车,一车花鲢鱼至少要亏掉2万块钱。当中有专门卖花鲢鱼的商家,目前已经是转换了水产产品,据了解在前一段时间,店铺因花鲢鱼问题,亏损金额已经超过10万。

不单单是在杭州的水产市场出现这种情况,就连全国各地的水产市场,只要是做花鲢鱼生意的店铺,全部都是属于亏损的状态。花鲢鱼是家庭当中的日常家鱼之一,是作为淡水鱼的一种,民间称之为鲢鱼,因为做法繁多备受市民的喜爱。

花鲢鱼的生产基地,主要是分布在国内的南方城市,因为南方的气候是比北方更适合养殖花鲢鱼。在价格方面也相对合理,比起其他三大家鱼,花鲢鱼的日均销量是比其他三种要高出很多。

三、市场竞争激烈

既然花鲢鱼作为四大家鱼之一,加上平常又备受市民的喜爱,那为什么商家还会亏损?首先水产养殖户方面就给出了答案,原因就是今天的冬季来得太快,导致了大量的花鲢鱼顶受不住寒冬,因此为了能够减少损失,水产养殖户都选择了提前出货。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市场上的花鲢鱼基数就变得越来越大,存货多了之后,价格肯会持续走低。

以往冬季的时候,花鲢鱼一斤价格可以卖到8块钱以上,现在只能下降到5到6元之间,跌幅将近30%。由于水产养殖户不断降价,市场上的个体户又在增加入货量,本来市场的需求就那么多,现在多出了这么大一部分的鱼量,让整个市场都消耗不了。

加上目前天气寒冷,很多商家在养鱼设备上是相对于落后的。进货回来没几天的时间,花鲢鱼就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一来二去商家的损失将进一步扩大。

今年的寒冬季节对于往年来说,来得更快更凶猛,像国内的北方地区那样。早在前两个月就已经提前进入冬季,因为寒冬的来袭很多养殖类的商家,都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

除了受寒冬影响,其次就是市场上竞争太过于激烈,国内的水产养殖户不在少数,如果在同一时间进行大出血出货,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市场混乱,毕竟面对的是金钱,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还有一个就是养殖技术的提升,在2018年我国的花鲢鱼产量已经是超过了400万吨,相比前几年来说,这个产量让市场是出现了饱和情况。

有些经济专家就对这件事情作出过相关分析,认为花鲢鱼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受寒冬的影响,毕竟花鲢鱼的生存环境和其他品种不一样,需要比较高的要求。今年的寒冬季来得早,主要是这两年疫情的影响。让全球都进入到停止状态,大自然也趁机得到了恢复,自然而然冬季比往年要来得更快一些。

总结

新的涨潮加已经来临,国内的大众商品价格,会再次面临暴涨的情况,像花鲢鱼这种情况,是极为少见的。在如今的经济环境当中,无论是哪类的养殖户,都希望挺住这次难关,相信在不久的时间,国家会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