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发动机参数比合资车漂亮,一到实战就输,真是“华而不实”?


内燃机是传统车企的命脉,掌握内燃机的技术就相当于掌握了“财富密码”。国产车这些年也一直在努力尝试掌握这个密码,但是现在它们似乎只掌握了一些皮毛,发动机账面参数做得很漂亮,甚至有些已经超过了合资品牌,但是一到实战却总是输。这也不禁让人怀疑,国产发动机是不是华而不实。

市场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些汽车扭矩不大,加速却挺快,而且油耗还不高。有些车扭矩一般,加速一般,但是省油。还有一些车,扭矩挺大,加速却在9秒开外,油耗还不低。第一类车是以思域为代表的日系车,第二类车是以奔驰为代表的德系车,最后一类车就是国产车了。

国产发动机到底是什么水平?

在国产工业发展初期,包括奇瑞、吉利、长安这些品牌在内的自主品牌全都没有自己的发动机,它们都只能采购合资品牌的发动机。直到2005年,自主品牌才开始自主研发发动机。不过因为国产工业起步晚,精密仪器的生产比较落后,所以它们只能靠着拆解别人的发动机,来一点点钻研。

经过了十几年的研究,国产自主品牌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技术。现在市场上有不少自主品牌依靠正向研发而研发出来的发动机,比如吉利的1.3T发动机,奇瑞的1.6T等。

奇瑞的1.6T发动机现在已经开发到第3代,这台发动机的性能也得到了,热效率达到了40%左右。奇瑞1.6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90马力,最大扭矩285牛米。在同级别的1.6T发动机中,它的参数绝对是出类拔萃的。

但是实际装车后,它们的性能却受到了制约,加速成绩远低于同级别的合资品牌。

国产发动机真的只是“华而不实”吗?

有人说,发动机的参数越大,证明它的性能越强,国产发动机肯定不是表面看到的不一样。国产发动机的参数一个比一个强,但是装机之后却体现不出来,主要还是因为马力达成率太低了。

国产车的马力达成率普遍低于80%,最高的哈弗H6也只有77.8%。但是合资品牌的马力达成率都在80%以上,甚至可以说在低于90%的都是非常差劲的。奥迪的马力达成率是最高的,达到了98.9%,奔驰的也达到了95%。

普通合资品牌中,迈锐宝的马力达成率也能接近80%,但是一到国产车就只有70%多,而这些车上搭载的变速箱与其他品牌的变速箱也没有太大差别,因此看到这个数据,很多人都觉得无法接受。

发动机功率的高低是性能的体现,但是它的这些能量也得能传达到车身上才可以,如果跟变速箱的配合不到位,就会造成浪费。国产发动机一到实战就溃不成军,原因就在于这里。

自主品牌也是近十几年才开始研究发动机的,从设计到研发再到调教,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想让发动机和变速箱完美契合,自主品牌还得再花费几年的时间。

合资品牌比自主品牌早发展了几十年,他们的发动机技术早已成熟,而且发动机上还配备了很多全新的技术,可以让发动机在高负荷的状态下保证汽油充分燃烧,让车辆的到更快的提速。

总结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自主品牌在发动机领域实现从无到有,也经历了很多磨难,冲破了很多技术毕业的领域,现在是它们从有到精的一个过程。自主品牌与合资车之间固然还存在着差距,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些差距就忽视了它们的付出,对于正在成长中的自主品牌还是应该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