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开车时,需不需要原地热车,是一个争议性比较大的问题,很多车主不明白其中的实情,就会有错误的认知,影响汽车发动机的寿命。前段时间,特地为这个问题,咨询了4S店的修车工,说出实情后才知道答案。
汽车在启动时,都有热车的过程
汽车的发动机开始工作时,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称之为预热升温,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气温较低,预热时间就要长一些。就好像人从家里走出来,外面太冷,就会把帽子和围脖带起来,身体暖和点再走。
其实预热,不仅仅是汽车有这样的特征,机械设备启动时,工人会先让机器预热一会,再来操作,避免零件磨损,影响寿命。
汽车在启动时,都有一个热车的过程,每台车的时间不同,随着发动机技术不断升级,热车的时间越来越短,这个步骤,有的人并不会重视。
热车可以让发动机达到标准温度
发动机由很多零件组成,在启动时,相互之间协调工作时,就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只要没达到正常的温度标准,就需要热车。发动机在工作时,温度在80℃~90℃,若是低于这个温度,不利于燃油燃烧,发动机会产生更大的负担。
夏天的温度更高,汽车启动以后,发动机的温度可以马上升起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所以就不用热车,但是在冬天就不一样,特别是北方地区天气寒冷,热车的时间更长。
所有的汽车都需要热车吗
汽车启动之后,是否需要热车,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车都需要热车。
如果在北方地区,气温低于零下10℃,车的载重量较大,打着火之后就要在原地热车1分钟左右,避免润滑油冻住,造成零件磨损。若是小排量的汽车,打着火以后,不热车的话,对发动机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对于大型卡车,载重比较大,车上装了货物,起步以后负荷也大,更何况有的车烧柴油,热车的时间就要久一些,如果不热车起步就走,有可能造成烧机油、发动机异响等问题。
写在最后
到了冬天,很多人担心车子启动以后,发动机的润滑油被冻住,润滑不够充分,会造成零件磨损,就把车子停在原地热很长时间,这完全是多余的做法。对于普通的小车而言,车子启动以后,调整一下坐姿,系好安全带,就这个时间段,发动机核心零件的温度已经起来了,不需要等太长时间,车子开出去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如果热车的时间过长,不仅会对发动机带来更大的损耗,还会造成积碳过多,影响汽车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