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解读、新车资讯、行业新鲜事,请关注Golight出行
3月11日,由于芯片和其他零部件短缺问题,丰田汽车宣布其第二季度的产量,将会比原计划减少最多20%。其中,4月份将削减20%,5月份削减10%,6月份减产幅度缩减至5%。丰田发言人称,减少产量能减轻供应商的负担。
2021年以来,丰田减产的情况时有发生,大部分都是“缺芯”造成的,进入2022年,丰田几乎每个月都会减产,比如2月底的那次“黑客入侵”供应商系统,造成3月初丰田日本工厂14家工厂28条生产线陷入短暂停摆,每天减产1.3万辆汽车。而2月份,丰田全球产量也削减15万辆至70万辆,比原计划减少20%。
当然,受影响的不止丰田一家车企,本田也在3月10日宣布本土2家工厂的减产计划将延长至3月末,减产幅度为10%,原因除了芯片短缺,还有国际关系紧张的影响。
近日,95号汽油即将进入“9元时代”成为汽车行业不能承受的痛,国内甚至出现了车主“偷油”的现象,新能源汽车都没法幸免,油价上涨为电动车普及看似是一次“神助攻”,但电动汽车领域涨价之风盛行。除了特斯拉在3月10日在国内涨价1万元,同时在美国涨价1000美元之外,美国电动车制造商Lucid此前也将其2022年预计产量从2万辆下调至1.2万-1.4万辆,减产幅度高达40%。
国内也有多家车企纷纷涨价,如近期欧拉、几何、威马等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不得不宣布提升销售价格,欧拉甚至还关闭了黑猫、白猫的预订通道。
过去一周镍的价格彻底疯狂,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镍期货从3月7日的不到3万美元/吨,飙升至10万美元/吨的天价。而新能源汽车重要原材料锂的价格更是势如破竹,一年多以来,碳酸锂价格从5万元/吨涨到了50万元/吨,市场上甚至传言宁德时代、比亚迪联手减产。
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就有人表示芯片供应压力缓解有望在2022年摆脱“缺芯”状态,但如今看来,无论是芯片还是原材料,都无法在短期内恢复到正常状态,2022年燃油车可能进一步减产,电动汽车也会持续受到供应链和原料价格的影响。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
编辑:苏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