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国家的汽车实现3L或4L油耗,这技术真是高超?看完你就明白了


当今汽车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应该就是电气化和智能化,这个大家都可以回答出来,但如果要进一步问,汽车电动化的内涵到底有多少?相信大部分的人只会回答从燃油车到电动车这样的答案,但是实际上,汽车的电动化不仅仅局限于动力系统,还包括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车载电器。

在电气化以后,车内很多部件的性能都得到了提高,即使是使用内燃机的汽车也会从电气化中受益匪浅。那么电力如何让汽车更高效,性能更好呢?其实油和电并不是对立的,有了高效的能源补充,燃油发动机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电气化后,燃油发动机的热效率不断突破新的水平。

首先是动力输出的电气化,就是各种混合动力系统。其实混动系统解决的问题恰恰是发动机的短板,我们都知道,发动机有最大的功率、最大的扭矩和最大的热效率,但是发动机在不同转速和扭矩下的输出数据是不一样的。而在纯燃油车当中,发动机是很难在最大热效范围内工作的。

因此,保持发动机工作在最高的热效率范围之内,减少发动机在非驱动状态下,利用电机的能量来回收功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可以大大地降低油耗,这就是混合动力系统省油的原因了,甚至48V的轻混也能达到一定的节油效果。

同时电机的动态响应远比发动机好,因为气流和发动机做功都是需要时间的。发动机的E动力响应速度在500ms左右,而电机更直接的动力输出可以达到100ms。但是燃料动力系统的电气化是远远不止混合动力的,而发动机本身的电气化,也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发动机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精密的仪器,除了主要负责做功的活塞连杆系统以外,还有配气系统、润滑系统等的辅助部件,为了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精确控制燃料供给和气体分配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此时电机控制的响应速度就会更快,在高速发动机中可以带来更精确的控制。

更换更高电压的电源,使空调压缩机不再由发动机驱动,而是直接由电力驱动,可以显著地降低发动机的驱动功率损耗。比亚迪DM-i的超级混动车型,采用的就是1.5L骁云发动机,热效率最高可达到百分之四十三,动力损失和油耗低至百公里3.8L,为发动机附件的电气化做出了贡献。

驱动力从发动机输出以后,如何分配到四个车轮就成了下一个问题,要想做到指哪打哪,那么四个车轮的动力输出的准确分配,就显得是更重要了。尤其是现在重量大、重心高的SUV车型逐渐成为了主流,因此这个问题是急需要解决的。

由于电机的响应速度快,电机也是越多越好,但是单轴双电机的型号并不多,这是因为永磁同步电机在高速时会出现弱磁的现象,导致电机控制困难,能耗高。但是相比之下,后轮轴的单电机和电控动力分配系统的四驱系统,可以兼顾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所以现在后轮轴的主流电动四驱系统,主要是单电机和电控差速器。

比如说三菱的e-AWC系统,由新一代欧蓝德PHEV的电动四驱系统,采用后轮轴电机+AYC主动舵角的控制,这套早在EVO时代就搭载的四驱系统,是左右扭矩分配系统,多片离合器和差速器。通过电磁控制,多片离合器的接合和分离速度比液压控制快得多,对车辆转向动作的响应也更快,使扭矩分配能跟上驾驶员的转向,更好地命中你所指的地方。

当然操控性不仅仅是扭矩分配控制,还有悬挂系统。自适应阻尼控制系统也是车辆电气化的重要成果;而自适应阻尼控制在不同的驱动模式下,减震器的阻尼不同,可以实时快速调整。但是具体原理是什么呢?减震器的阻尼可以通过调节油缸中油的流量来调节,电磁阀是最重要的部件。

除了电磁阀,自适应减震器也有电磁结构,电磁减震器是用磁流体代替气缸里的油,磁流体通道外的线圈产生的磁场可以影响磁流体的流速,也可以达到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其实电动化的进程早在汽车发展初期就开始了,从最基础的车灯到空调,再到各种电动车,各种电气化配置,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电都是汽车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会不断深入,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参与者加入到汽车的电气化、智能化的大浪潮当中去,让汽车更加地高科技、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