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年轻人的出行需求上,私家车是首选,在众多交通工具中,私家车具备了灵活性和实用性,日常使用和远近距离通勤都很出色,随着汽车售价的下降,汽车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当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之后,驾照变得更加重要,这是审核驾驶人是否具备开车资质的门槛之一,考取驾照之后,就可以开车上路了。
当然,除了对驾驶人的要求之外,还会对上路车辆作出约束,并非所有车辆都具备上路资质,交规对此设置了多条限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上路车辆的安全性能。
随着私家车数量突破3亿,我们也正式迈入汽车时代,在这个时代之下,会有越来越多的限制和要求,以此规范我们的驾驶行为,名下有车的人都应该注意,努力成为一名称职的机动车驾驶人。
在时代的发展之下,交规也会处于不断优化调整中,在新交规推行之后,车辆管理迎“5项调整”,名下有车的注意了,这些交规的调整与车主们息息相关。
审车调整
私家车上路的基本条件中,包含了“通过汽车年检”,私家车车龄到第六年时,需要经历第一次上线检测,往后的使用中,需要按照规定定期审车,未审车的车辆不能上路行驶。
交规调整了为年审车辆上路的处罚方式,扣分从原来的3分下调至1分,当然,这项扣分并没有次数限制,最好是在第一次被处罚之后尽快审车,多次被查后,不仅会影响到日常用车,还可能会扣满12分,影响驾照的使用。
张贴标志调整
在新规落地之前,不管是新车还是二手汽车,都应该在前挡风玻璃上防止检验合格标志和保险标志,这也是交警审查车辆是否购买保险和年检的依据。
新交规实施之后,删除了这项违章扣分条例,也就是说不需要再张贴这两个标志,这两个标志实现了电子化,与驾驶证和车牌关联,通过审查车牌就可以判断车辆的年检和保险状况。
随车证件调整
在此之前,未随车携带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属于违章行为,处罚方式为扣1分,随着电子驾驶证的全面普及,该项条例自然不符合现状,同样做到了删除。
替人处罚和扣分
新交规中增设了一条扣12分的违章:代替实际驾驶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和记分、谋取经济利益的,该项违章已经查出,在扣12分的同时,还会处于获利三倍的罚款,这项的处罚力度之下,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驾照分买卖情况。
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
在车辆管理规定中,扣12分的条例并不多,基本上都能够了解一二,其中就有准驾不符,驾驶车辆不符合驾照要求时,就出现了这项违章行为,新交规进一步优化了驾照记分力度,降低了该项违章的扣分情况。
在新交规之下,这五项车辆管理规定有所调整,不需要随车携带驾驶证、行车证,在交警查车时可以出具电子驾照;不用在前挡风玻璃上张贴各类标志,有效缩减视野盲区;降低准驾不符的扣分力度,但其他处罚方式保持不变,名下有车的人,应该了解这五项调整!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