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ing|大众ID.3


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初试ID.3,它是一辆大部分人都会满意的车,出品完善、底盘舒服,很努力把电车做成油车。

两分钟告诉你,为啥不买#ID3

#开阳≠视野好,空间≠坐得舒服

车厢内开阳感十足,视野感觉很好,但车子开起来才发现——两条A柱交汇到车顶的地方,左转视野遮挡严重。我尝试把座椅往后调、往低调(最低坐姿也偏高),收效甚微。

内饰新的风格明快简约、空间够用、后排坐垫也够长,但后排靠背陡,坐姿不舒服,弄成可调节的后排靠背不香吗?

# 「电门」如「油门

蠕行模式,前、后都有怠速,速度循序渐进的慢慢往上加,倒车怠速可以到4、5km/h,因此脚基本是可以一直保持在刹车上,这一点真的对油车过度而来的司机非常友好!

动力输出标定轻快舒服,起步一脚电到底,被一股来自沃尔夫斯堡的魔力很轻快、很高级地把车推出去,没有引擎的轰鸣、没有轮胎的尖叫,0-50km/h动力表现可圈可点。

猛不过3s猛男落泪,60km/h再往上加速明显变慢,中段加速和同价位油车基本持平,0-100加速估计在9s。

但以我的驾驶习惯,在高速汇入主路、抽头超车等场景下动力肯定不够用,再次想念V8不,没钱加油...

每个人对动力够用的定义不同,有兴趣的自行去试试。

ID.3动力输出设定非常循序渐进,哪怕是运动模式去挑逗电门,也不会有出现一点电门就窜的不适感,这点值得表扬。

# 「der味儿」全无的底盘

底盘功力犹在,依然高级,但表现手法不同,祖传的der味儿变了,过路面接驳位、沙井盖处理得很柔和,颇有几分日系的感觉,舒适值拉满。

得益于电车的布局,重心低且集中在车身中间,日常开俯仰控制得很好,并未因为较弱的避震设定而有多余的晃动。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路上疾驰快跑,急刹、快速并线或冲抛跳时明显是脚软」

试驾途中遇到,路面稍有破损,凹凸不平,还有点水(路面的摩擦系数比较低),我打方向+大脚电门准备抽头超车,电门踩到底,™的怎么没有一点动力输出,我立即抽回原来的车道。

油车一般是动力先输出到车轮,电脑监测打滑才切动力。但ID.3的反应特别快,动力还没作用到车身、还没感觉到打滑就切动力,电控预判了一切。

本来以为后置后驱、独立悬架、铝合金副车架、高强度白车身的加持,预想是辆小钢炮,实际是避震、衬套隔绝了太多,转向很顺手但沟通感也欠缺,简而言之,调教舒服且保守,操控没亮点。

# 「隔音」路噪胎噪明显

低速很安静,因为听不到电机的声音,但车速起来(50km/h往上)车厢就变得嘈杂,路噪胎噪开始涌现,隔绝不彻底不高级。ID.3既然是主打舒服,隔音表现是有丶拉胯了。

# 「刹车」脚感奇怪,「动能回收」舒服

刹车回位特别快,有种「打脚」的感觉,松刹车后,脚还没来得及移开,刹车踏板就往脚上打。没了发动机真空助力,电助力导致脚感奇怪,习惯的话也就算不上什么问题别像麻豆3那样失灵就行

刹车和动能回收匹配得很好,后鼓刹也并未影响绝对刹车力,刹车很线性可控,但我也发现了端倪。

因为ID.3「脚软」,大力刹车纵向起伏很大,但轻踩刹车动态就很稳,我猜测是初段主要由后轴电机反转将车拖住,深踩、快踩时,刹车才正式介入工作,就像踩单车,刹后刹不会有很明显的重心前移一样。

# 写到最后...

1、车不慢,但没电机澎湃的推背感

2、车舒服,隔音不行,也没驾控乐趣

3、车完善,从油车过度过来不需要适应

4、缺点没有,惊喜也没有,智能、豪华、运动…一样不沾

你买我推荐,我退订去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