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汽车市场,想要成为常青树,抓住国人心智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国产车正以极高的热度囊括市场需求,以技术和价格为核心推动力,构筑中国车市新局面,是绝大多数消费者,绕不开的选择!
上一个十年哈弗可谓是开创了中国SUV大跨步发展历程,自2011年刮起SUV浪潮以来,H6就凭借着设计、质量、配置、价格等优势获得青睐,摆脱合资束缚,让普罗大众多了一种新选择,10万左右就能买到不输20万级别合资的狠角色。
如果用大数据来描绘过去10年中国乘用车发展历程,一定是哈弗留下最重的一道炫彩,疯狂地与合资缩小差距,销量高、用户多,国民神车的基调,成为国产SUV逆袭反超合资的唯一车型。
但随着日益壮大的车市催生了不少好车,消费者基于市场口碑以及自身需求,哈弗产品线单一的情境被无限放大,即便常胜将军也无法讨好述求广泛的消费群体,要知道,如今的汽车市场早已今非昔比,年轻人买车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刺痛用户痛点的除了产品力以外,还要有更多选择性,以及对智能、潮流、动力及科技的追逐,显然哈弗单腿走路并不能讨好普罗大众。
从2021年各车企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哈弗虽凭借H6早期奠定的群体基础常年霸占销量榜首,但从综合销量来看,仅完成了128.09万的销量,抛开哈弗最硬的H6,意味着销量还未破百万,与长安相比拉开较长差距,2021年长安汽车年销量达到230万辆,抛开合资仅中国品牌就达到175万台,其中CS75系列就斩获了28万辆,而逸动PLUS更是扛起国产家轿大旗。
这意味着哈弗引以为傲的H6销量被CS75分走一半还多,不可否认,哈弗H6的确是好车,但从长远来看,能否扛起整个车企长线发展,不仅仅考验的是产品力,而多角度才是关键所在,长安更高的销量,背后透露着长安在产品层面,以及针对消费者述求有更全面的丰富性。
当然长安销量高,更多人选择作为出行伙伴,原因不难分析,一方面长安从CS75PLUS起,就以经典配色以及结合东方设计美学为主基调,张扬运动中又带有成熟稳重,符合年轻人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自铃木伊始,长安一直致力于引擎研发,从无到有,再到如今不断产品优化,1.5T蓝鲸动力达到188马力,最大扭矩达到300N.m,与同级别车型相比过剩的实力摆在眼前。
正因为深知消费者买车通常会以“三大件”的好坏为评判标准,长安加以蹉跎从核心上让人信服,为了保证出色的性能和稳定性,在这套高效动力上还要经过2.5万小时台架可靠性试验,多项零部件验证,不管是从实际表现还是稳定性上来说,长安这套蓝鲸动力足以说明它的实力。
另外为保证压榨更多的动力输出,保障驾乘平顺性,长安在CS75PLUS上还采用了爱信变速箱,成本更高,但购车门槛却相当,相比于双离合变速箱,能够抵消一定的顿挫感,在节油性和后期维护性上意味着更加省心。
加上长安出色的运动基因,有着更加激进的底盘调校,即便是CS75PLUS这样的大块头,也能找到软硬结合的交融点,趋于德系车水准,无论是压井盖还是行进颠簸路面,或极限变道,都能给年轻人带来灵活的转向及使用感受。
当然,并不否认哈弗H6的实力,包括它1.5T的动力以及调校水准,在同级别中都是可敬的对手,只是在调校上哈弗H6与长安CS75PLUS取向各不相同,前者符合大多数用车需求,而后者仿佛更适用于年轻人激进的驾驶风格,强动力,高操控的驾驶要求。
包括用料上,AT变速箱相较于双离合在稳定性上确实能够带来更可靠的标准,而在科技配置上,如今国产车趋于同一方向发展,高配置、高智能化,例如主动安全预警,倒车影像、车道保持、360全景影像、并线辅助几乎都有,只是CS75PLUS与H6不同之处在于便捷性。
在这个级别的国产车都是A+级紧凑型SUV,接近于中型SUV,灵活性相较于标准紧凑SUV相对逊色,360全景影像虽然能够提供不少便利,但在不少路段还是有所限制,而例如,长安二代CS75PLUS新增的540°全景影像系统,就能很好的化解,提升科技感的同时实用性还更加灵活。
写在最后
哈弗H6作为刺痛国人消费的前沿,在技术储备及用料上带来不错的产品优势,让一部分外资品牌没有还手之力,屡屡夺冠从根本上触动国人,合资并不是唯一选择,但从市场和车企角度出发,哈弗的成功仅是H6的成功,一个品牌依托单款车型作为支撑,很难在综合销量及未来发展上找到突破口。
而长安丰富的产品线,无论是从CS75PLUS还是从逸动PLUS出发,几乎每款产品都能触动底层消费者对好车的渴望,在技术表现上且不说超越,但从实际销量和口碑上,几乎已经定义了长安发展前景,汲取铃木、福特技术,有能力更好整合产品,是继哈弗H6之后为数不多的猛将,更是普罗大众需要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