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发动机是杂牌吗?并不是,之前可是独占半边天


发动机不是一个品牌,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企业,东安发动机有多热?如果把时间拨回到20年前,东安还是汽车圈的“香饽饽”,很多车企都在采购东安的发动机,吉利长城、奇瑞、陆丰、众泰、华晨等。

为什么,因为自己做不了,只能买,但如今,东安汽车发动机产品已经寥寥无几,我们最熟悉的就是IdealONE使用的1.2T三缸增程器,不得不购买东安汽车的发动机,东安发动机原是一家军工企业的发动机厂,主要生产航空发动机。

后来在政策的引导下,开始生产民用车发动机,主要是D系列,那个时候国产车基础薄弱,很难生产高档,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东安动力的发动机从流行到被众多国产品牌抛弃。

目前,长安汽车、福田汽车、东风股份、长安飞跃、丽丽汽车等仍在使用东安动力发动机产品,其中大部分为厢式货车、轻卡等商用车,那个时候国产车基础薄弱,很难生产高档车,与此同时,日本也出现了许多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小型货车。

因此,国内很多企业开始在日本微型面包车的基础上试制自己的微型面包车,比如天津大法、柳州五菱、江西昌河、哈飞松花江等,天津大发在天津有自己的内燃机工厂,柳州五菱也会生产发动机,其余企业基本使用东安发动机。

绝大多数企业在发动机上都能做到自给自足,在发动机和变速箱领域甚至可以比东安做更好,比如长城、奇瑞、长安、吉利等企业,另一方面,传统乘用车转型进入较快周期,电池和电机动力结合迅速进入阶段,无情地将东安动力拒之门外。

总之,传统结构供应商,尤其是传统电源结构供应商正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压力,在大量中国品牌可以试验发动机自主设计和量产的今天,东安动力的业绩下滑只能归结为传统产业被淘汰的原因。

当然,这十年来,国产发动机的发展一直很艰难,基本上都是从逆向研发开始的,这些都不是秘密,其中很多都可以与合资品牌对抗,当然,除了发动机,自主品牌也在变速箱、底盘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上迎头赶上。

例如,以长城蜂窝易创7DCT为代表的国产变速箱在行业内大放异彩,长城蜂窝易创7DCT曾被评为“世界十大变速箱”之一,变速箱使用寿命长,传动效率接近94%,广泛应用于长城畅销车型。

此前使用过东安发动机的吉利、长城、奇瑞等品牌都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推出了多款参数亮眼的发动机产品,东安汽车推出三菱发动机后,后来推出的发动机产品竞争力不强,难免会被很多自主品牌抛弃。

无论如何,东安动力在国产车发展中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但在随后的发展中,东安汽车一直沉浸在三菱汽车的技术中,在自主研发和创新方面进展缓慢,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这背后,也在印证着国产车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