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DMI,是好东西,就电池一致性和底盘差一口气


首先,比亚迪dmi这个系列本来就是性价比车型,主打就是省油,性能还不如更早的dm车型。然而我觉得大部分人根本感觉不出来底盘的差别,我上个车就是标致408,我都没有明显感觉不同。玄学,就像德国车比日本车结实一样,无论国产车做的再好,底盘也不行。国产车多了,还是比亚迪这个地盘不行。正常直线行驶滤震舒适性还不错,一到拐弯就不行了。

不是我一个人不需要,而是买这个车型的人不需要。对于性价比车型,难道不是够用就好吗?不是国产不国产的问题,比亚迪的底盘是真不好,我是比亚迪准车主我也这样说。国产车里吉利的底盘就很不错,长安的也比比亚迪好。但是我还是选择比亚迪,因为虽然不好但是够用,比亚迪其他方便长处更明显。我的秦,下匝道30.40还是50,取决于前车。再快不行了,没有侧倾,但是怕侧滑。

我开过的车里面汉兰达侧倾才叫严重,但我很纳闷就是从来没人拿这个批评丰田。不至于吧老哥,我也开汉兰达,没感觉啊,我认为丰田是综合设计,综合调教最好的车了。理论上这么说也没错,但是比亚迪的悬架在传统油车上也就是中等略偏下水平,三缸机可是砸穿了当初最低四缸的地板啊。德系车烧机油,奔驰老了都烧。我带着这个问题去试驾了一下,一直找弯道拐弯,按照我的驾驶习惯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大的感觉。

欧洲车企底盘都很扎实,这没必要黑,比亚迪底盘太软支撑不够强,点头很厉害,自己开的都不舒服。老款汉兰达不就是筷子悬挂。拿老款来说事。普桑一撞就全扁要不要也拿到现在来黑大众一下啊。自己开朗逸和秦dmi,过弯没感觉出差别,倒是电动车的驾驶感受秒杀油车秦dmi的问题也有,太阳一晒就有味道,都一年了好多人一上车都能感觉到味道。

还有就是坐后排晕车,自己开没感觉,但是确实亲戚朋友坐后排会晕车,原来朗逸没事,难道真的是底盘的差别。主要是车不行,要是换成奇瑞你开试试,弯道不减速,要是减震硬。可能是开了能量回收,就是松开油门有点拖延感,自己开没太多感觉,但是坐在后排的人不怎么舒服,做过一些滴滴电车,都是有这种感觉。黑悬架的不是云车主就是车黑,常规路段悬架类型对于驾驶体验影响真的影响微乎其微,这个价位这个配置精准切割了悬架非常符合民用车购买者的驾驶体验,想要好悬架加钱上汉DMI2022高配啊。

其实真的开过了三缸车感觉也就那样,都是四斗士们吹出来的事。我开过也没感觉噪音大,抖动强。真要注重这些就直接去买个五十万以上的,十万左右的代步工具要这要那的烦不烦。60过弯很轻松。我开过的唯一拐弯侧倾的,车就是五菱宏光mini,有一次 特意在非常空旷的封闭街道上测一下,时速55过弯就翘轮了。比亚迪的DMI是好东西,就电池一致性和底盘差一口气。

总之,现在DMI还是夸的多,都在用钱投票,供不应求。结合使用情况,分析了一些比亚迪自己公开的数据图示,老实说比较后悔买秦,当时应该咬咬牙买唐DMI的。唐的1.5T最高热效率虽然只有42%,但是高效区间真的好宽啊!能效曲线也很平滑!相反秦、宋的1.5L的高效区间就很窄,波动也大;从数据上看唐DMI的1.5T比秦、宋DMI的1.5L优秀很多。按1.5L的这个狭窄的高效区间,它应该更适合做增程,把直驱工况去掉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