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关注”不迷路,更多精彩故事,您可以第一时间接收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新兴电动车企业如比理想、蔚来、小鹏汽车、威马汽车等不断涌现。2019年,威马汽车拿下新能源汽车销售排行榜第二名,势头强劲。
好景不长,2021年开始威马汽车开始走下坡路。去年,威马汽车亏损高达82亿元,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直营店和经销商关门倒闭的消息接踵而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的年薪达到12亿元,接近公司年收入的三成。

而普通员工的底薪却只有1700元,生计艰难。威马汽车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员工的福利待遇是否得到保障?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企业经营状况堪忧
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提高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中国,不仅有传统汽车企业涉足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有许多新兴电动车创业企业加入竞争,如比理想、蔚来、小鹏汽车和威马汽车等。

然而威马汽车的情况却在恶化。2021年开始,威马汽车的销量和市场份额一路下滑,亏损高达82亿元,加上疫情的影响,直营店和经销商相继倒闭。
虽然几年前威马汽车还一度成为新势力,拿下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第二名,风光无限。但技术和产品研发没有跟上,依靠的似乎更多是初始资本和政策红利,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威马汽车便立即陷入困境。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但真正有技术和产品的企业才能最终取得成功。对新兴创业企业来说,过于依赖资本运作和政策支持,而非自主研发和产品力,难以长期立足。
威马汽车的情况值得其他新兴电动车企业借鉴。技术创新和产品力发展是企业生存的基石,这需要企业投入资金和人才,通过不断试错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否则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二、企业亏损 员工被迫降薪
尽管威马汽车的经营状况一路恶化,2021年亏损高达82亿元,直营店和经销商相继倒闭,但董事长沈晖的年薪却达到12亿元,接近公司年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与普通员工仅1700元的底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去年年底,威马汽车公告要对员工进行大范围降薪,但高管的薪酬却未受影响。因为高管手中持有公司股份,或与投资方有利益关系,所以无论公司亏损如何,高管的收入也不会受到影响。这使得董事长12亿的高薪在此情此景下显得格外不合时宜。
当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降低员工薪资是一种减免成本的手段,但高管的薪酬却未同步下调,这显然侵害了广大员工的权益。员工凭几千元的薪水艰难度日,却眼睁睁地看着高管享有高薪,这会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努力,但当企业亏损,却仅高管薪酬未变。相比高管的利益,员工的生计更为重要。当企业处于危境,高管与员工应共同分担企业的困难,降低甚至暂停高管与员工的薪酬,这似乎更为公平与合理。
董事长作为企业的最高负责人,应明白企业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贡献。在企业处于财务困难时,应率先与员工共度时艰,暂停或减少高管薪酬配合企业的整体利益。这不仅可以增加员工的凝聚力,也有利于企业后续的发展。重视员工,关注员工,这是威马汽车改善企业情况,重新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

三、薪酬分配不合理 凸显企业治理问题
企业的薪酬分配应该是公平合理的,但是威马汽车的薪酬分配却出现了明显的不合理。薪酬分配不合理不仅会导致员工的不满和离职,还会凸显企业治理问题。如果企业的治理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那么企业的长期发展也将受到影响。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企业的经营状况堪忧,员工的福利待遇不公,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地方可以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的治理问题不会影响到员工的权益和企业的长期发展。

结语
威马汽车的经历,反映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经营状况堪忧,员工福利待遇不公等问题。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和支持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的治理问题不会影响到员工的权益和企业的长期发展。你买新能源汽车会买威马汽车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