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人宁愿买简配合资车,也不买高配国产车?


买车的话,性价比确实很重要,但它不是唯一的标准。假如同样价格,车子更大更快、配置更高就值得买的话,那样不止合资车不用卖了,进口车也不用卖了。

比如我妈现在开飞度,当时也去看了哈弗H6,宝骏510。当时第一个要求是自动挡,第二个要开起来满意,后两者确实是好,配置要高得多,但是自动挡车型试驾下来并不是很让人满意,所以最后选了飞度。这就是为啥不买高配国产车的一个原因。

再就是大部分人会觉得合资品牌更有面子,所以买车时候倾向于选合资。再就是这有点像有人喜欢买第一个级别的顶配,有人喜欢高一个级别的低配一样,不是所有人都看重配置,他们可能更看重车的机械素质。

而且合资里确实有些品牌像大众、本田,经常偷工减料,但也有像丰田这种,不管他营销怎么恶(加价),造车还是很踏实的。而国产品牌偷工减料的也不少。我觉得还是尊重市场的选择,才能促进自主品牌的发展。

如果无条件的支持国产车,那才真是害了它。都说惯子如杀子,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孩子不严格要求,那他们只会不思进取,最终失去竞争力。

远的不说,就说新能源电动车,前几年自主品牌有补贴,拼命的宣传造势,政策是相当到位了。可是谁做好了?原来像模像样的比亚迪现在都快不行了,结果特斯拉进来,一家能打的都没有,好不容易营造的环境,要被美国人摘果子。

而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这些年,恰恰是市场逐渐开放的这几年。吉利、长城为什么能冒出来,因为虽然国外品牌进来了,但是变得激烈的竞争同时把那些不思进取的企业打得够呛。有些企业在市场受保护的时候,有各种资源,反而可以把吉利长城这些想作为的企业压得死死的,直到市场变得“公平”了,他们慢慢被淘汰。

不过我也会觉得这个问题稍微有些片面,并不是完全像标题说的那样大家都对合资车趋之若鹜而没人看一眼自主品牌车,只能说只是看到的是一些市场存在这样的现象(下面我会具体说到),所以实际的现象是:有的人愿意花15W买自主品牌车,有的人愿意花8W买合资丐版,并不是都买合资车了。

我们再说那些所看到那些宁愿买丐版合资车,也不买高配国产车的现象,我不可否认的是在一部分领域确实还有题主说的那种情况,但是我觉得你只要明白下面这几点,这些很容易理解:

①这些用户的消费心理

我不否认有些少数人的存在:对汽车什么都不懂,就只认为合资的就是好有面子,这个是觉悟层次和知识见识的原因,这里不做讨论;

我相信大部分的用户是这样想的:我也没有多少钱(或者也不打算在一个代步工具上花多少钱),毕竟遮风挡雨消耗品,我只求皮实耐用,省油好开,维保便宜保值行,最多再加个外观(这个和个人审美有关)

所以大部分人是因为【合资技术】买的合资车,就是皮实耐用,省油好开,维保便宜保值行,就图两个字【省心】,而不是花里胡哨的配置!举个例子,你会选择一辆皮实省油的轿车,还是一辆各种液晶仪表+无钥匙进入+360环影这种但是技术一般的车呢?而且保值也很重要,所以技术和保值肯定是合资的平均更好一些。(准备大喊大叫的愤青秀儿先别急,往下看)

②合资技术相对更稳定

自主品牌的车企起步晚这是先天的劣势,没办法,合资的很多厂商都百年的历史了,您如果非要说自主品牌的很多车已经超越合资的话没有任何意义~,技术好不好自主品牌自己很清楚(消费者也很清楚),你在网络上再怎么喊也把自主品牌的技术喊不上去,我们只有理性正视差距,才更有可能成长。

自主品牌也有质量非常稳定和好的产品没错,合资也有整天上投诉排行榜的产品没错,其实这个其实和 名校毕业混得差 VS 三本大专当首富 没有本质区别,重点在于:普遍。

③进步阶段必然现象

最早国内开始有汽车的时候一辆桑塔纳卖20W,现在是像途观L这样的中型SUV也就20W;

最早是自主品牌车外观口碑都很弱几乎没人买,现在是自主品牌SUV经常销量打榜;

所以总的来说,社会在不断演化,世界在不断变化,可能题主所说的这个状态持续几年会变缓,再持续十几年就反转了,就像前几年到现在的SUV市场,因此这一定程度上是社会进步中阶段的必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