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之前汽车行业流传着一个神话,开不坏的丰田,那个时候日本的汽车几乎占据我国汽车行业的半壁江山,以至于到现在一些年轻人的父辈们还认为,日本的汽车是全球最好的,发动机也是最省油最耐用的。对此当代年轻人只能表示呵呵,经常回怼他们;日本在我们这里搞双重标准,日本的神户钢铁造假,日本的车钣金很薄……
总之,不论怎么回怼,年长一辈的还是固执地认为日系车很好,不过事实胜于雄辩,近期根据日本媒体报道,9月份日本汽车在中国销售量整体大跌30%左右,其中丰田汽车下降的最多,达到惊人的39%。有很多网站估计,按照这个速度下去,日本的汽车不出两年可能就要退市了。不过也有人不敢苟同,认为日本的汽车目前在国内属于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还有几斤肉,毕竟在中国汽车市场深耕这么多年,不论怎么说也不至于这么快退出。而且不要小看日本车企的能力,它把网上的汽车小白忽悠得一愣一愣的,照样能够获取一批忠实的粉丝。
此次日本汽车在华销售量的下跌,有其必然性,亦有其偶然性,先说说其必然性。
首先,日本汽车没有迎合新一代年轻人,显得有些落伍。之前老一辈人选车主要是看中三大部件,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所以彼时的日本汽车,在这三大件上下了很大功夫,也确实取得了很优秀的成绩。
但是现在时代变了,2021年主要买车的客户主要是一些90后00后,这个群体更看重内饰和颜值。尤其注重的是一些车载小配置和一些高科技的应用,比如说540度汽车影像功能,自动泊车功能和智能驾驶功能,还有主动刹车雷达装置等。在这些功能方面日本的汽车做得并不好,国内的一些汽车厂家在这方面反而做得很不错。新一代的国内用户群体很在意这些,在他们看来车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而是一个多功能的载具平台。
日本汽车销量下滑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中国汽车的崛起。日本汽车制造业起步很早,而且有老美扶持,所以在上个世纪末至今,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没有可与之匹敌的车企,但今时不同于往日,国内各个车企已经发展起来了,近两年出了一些爆款,很受我国年轻人喜爱。
关于日本汽车销售量下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际芯片短缺。这其实要怪万恶的老美,修改芯片供应规则,把全球芯片产业链搞得一团糟,现在国际半导体厂家连28nm的车载芯片都供应不了,这是本次日本汽车销售量下降的偶然因素。
与日本汽车在华惨淡的市场销量形成鲜明对比,在日的国产汽车企业,却不断地接到大的订单。日媒称东风汽车生产的小型电动货车,拿下了日本物流公司SBS的10000辆汽车订单。广汽也同样受到了日本另一家物流公司的青睐,佐川急便物流公司直接向广汽订购了7200辆轻型电动汽车。
虽然中国汽车企业只拿到了一万多的订单,但这里隐藏着两个信号,第一个就是日本国内的电动汽车和我国的对比,没有竞争优势。第二个信号就是在世界汽车油改电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动汽车已经压日本一头,日本车企还没有做好应战准备。
其实这里也让人有些奇怪,现代电动汽车的电源主要是锂电池,而这锂电池恰恰是日本人发明的,为此还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日本的电动汽车发展的居然还如此缓慢,我国内现在有比亚迪,小鹏和还蔚来,各大传统燃油车企业也纷纷建立自己的电动汽车生产线,日本按道理来说在电动汽车方面并不缺技术。
丰田的首席执行官,丰田章男曾向媒体表示,自己不看好电动汽车,碳中和的目标应该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不是淘汰内燃机。这位丰田总裁已经不是第一次炮轰电动汽车了。可见日本车企缺的不是技术,缺的是富有远见的车企“领头羊”。这也一贯符合日本人的性格,做一行爱一行,同时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如今油改电、全面淘汰燃油汽车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如果在国内的日企尚无此敏感,那么日本汽车可能在二十年左右会全面退出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