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奥迪被指抄袭视频已下架主责方到底是谁?


汽车圈的这个周末注定属于奥迪。

昨天,奥迪携手刘德华拍摄的“小满”广告被刷屏;而过了仅仅24个小时,这条已经有了千万点赞的视频,都被指抄袭,弄得满城风雨。

这一次,入华时间最长的豪华品牌,那个声称最懂中国消费者的豪华品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营销上翻车了,而且翻得彻底。

具体视频内容在此就不赘述了,但从原作者“北大满哥”发出的视频中,奥迪这一次可以说是从头抄到尾,更为离谱的是,根据“北大满哥”的描述,当奥迪“小满”的视频发出之后,还有很多网友跑到他的视频留言区指责满哥盗用抄袭。被冤的满哥无奈之下,通过逐句对比展示出,奥迪本次的节气营销文案与其抖音文案几乎一模一样,而从时间上来看,满哥的原创诗句和文案分别发布于2018年中秋、2020年5月和2021年。

相较之下,谁抄袭谁一目了然。截至记者发稿时,奥迪视频号中的“小满”视频已经下架,而从已分享的入口点击该视频,也显示作者设置了隐私,无法观看。而一汽-大众奥迪方面也尚未对该事件发表任何评论。

但到底谁对谁错?其实我们可以站在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次的主要责任人可能真不是奥迪。

一般来说,一个汽车广告的拍摄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是车企有意向,然后将需求转交给指定代理的4A公司,由4A公司进行制作。而4A公司又有两种选择,一是由自己的独立团队完成,二是将需求再次打包给专业团队,由专业团队负责整个项目的运作。

这就意味着,从创意到文案,从台词到脚本,并不是奥迪方面出的,而奥迪是彻彻底底的甲方,只负责审核作品。这一点,从奥迪此次营销视频的导演,微博认证为《新视线》创意总监彭杨军的微博中,也能够印证,“一稿过”的是客户,客户就是奥迪。

所以,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奥迪这一次并不是主责,主责方应该是执行公司,或者说具体写文案的这位工作人员。但这么说,是否意味着奥迪方没有责任?当然不是,没有把好关,没有好好研究一下执行公司的背景,甚至说对于相关视频研究得本来就不多,这些都是导致奥迪方成为最大背锅侠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奥迪受到这样事件的影响并不是第一次。

2019年1月,奥迪的一条朋友圈广告同样成为了汽车圈的笑话。那是一则奥迪Q8的广告,无论是广告框上的静态文字还是视频来源,都显示为“一汽-大众奥迪”,而视频播放的却是英菲尼迪全新QX50的视频。

而大概率来说,这一次失误的主要责任是朋友圈广告的代理方工作人员,但是同样的审核不严格,给奥迪造成了同样的困扰,而这一次可以说是奥迪的历史重现。

而我们可以大概率猜测奥迪方面的声明,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

1、已下架视频;2、主要责任并不在奥迪,已经与代理公司解除相关合作;3、对刘德华先生和被抄袭者表示歉意。

还有什么?欢迎在留言中进行补充。总而言之,作为一个百年豪华品牌,这样出圈的方式,并不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