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来说,在十七八万这个价位区间,能选择的SUV车型不多,大多数人第一想法是买一辆合资品牌的燃油车型,比如丰田RAV4荣放、本田CR-V等等。自从比亚迪宋PLUS DM-i上市后,国人的眼光变了,对驾乘舒适性、燃油经济性等要求更为苛刻,甚至影响了RAV4荣放、CR-V插混版本的市场销量。建立在价格实惠、技术领先的认知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看法开始改观。


当然,这片汽车市场并不是比亚迪一个人的后花园,觊觎其手中蛋糕的本土车企可以从汽车行业跨界排到手机、房地产等行业。而长城作为最早一批拥有造车资历的私营车企,自然不会放过眼前的蛋糕,更何况长城汽车在皮卡、SUV市场耕耘多年,有着扎根深厚的用户群体。基于市场需求和转型需要,长城果断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中,带来了能以两驱成本实现四驱性能的Hi4新技术,目前首款搭载该技术的枭龙MAX已经上市。新车指导价15.98-17.98万元,全系都支持四驱动力,是目前18万以内少见的插电混动SUV。


与此同时,枭龙MAX的定位是中型SUV,它的长宽高分别为4758/1895/1725mm,轴距2800mm。从尺寸上来看,新车准确来说是一辆加强紧凑型SUV,比宋PLUS DM-i尺寸大一圈。占着尺寸上的优势,新车给人的体量感更好,甚至不用怀疑它的后排空间舒适性。此外,别看这款车是一辆插电混动四驱SUV,但它支持弹射起步模式,后轴电机响应很快,且输出不算暴躁,结合15.99万起售的价格来说,是这个价位中能买到的比较划算的插电混动四驱SUV。那么问题来了,车是好车,在售三款车型中哪款最值得买呢?


四驱精英版(指导价15.98万)
我们不妨按照价格、配置由低到高的方法来分析。先从1.5L Hi4 105 四驱精英版开始,新车指导价15.98万元,动力配置和中高配保持一致,也是搭载最大功率116马力的1.5L发动机,匹配70kW前置电机+150kW后置电机,系统综合输出功率高达279马力,综合扭矩达585牛·米。此外,入门版的续航能力也没有削弱,和顶配一样,也是搭载19.27kWh三元锂电池,NEDC综合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为105公里,且均支持快充。这么来看,和宋PLUS DM-i两驱版51KM横向对比,显然枭龙MAX的入门款更占优势,无论是性能还是纯电续航,当然动力平顺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抛开动力和续航不说,枭龙MAX的四驱精英版还配备了19英寸轮辋,轮胎的宽度为235,具有良好的抓地性能。此外,该车型还配备了疲劳驾驶提醒、后驻车雷达、540°全景影像、定速巡航、自动驻车、上坡辅助、可开启全景天窗、前排无钥匙进入、3.3kW对外放电、电子怀挡、前排座椅加热、主驾驶座椅电动调节、第二排座椅靠背调节、后排扶手、12.3+12.3+12.3英寸三联屏、智能语音识别控制、6扬声器音响、LED头灯、前排多层隔音玻璃、车窗防夹手、自动空调、后排出风口等配置。如果对便利性配置没有更多需求的话,那么精英版便能满足日常出行的舒适性需求。


四驱领航版(指导价16.98万)
在四驱精英版的预算之上,再添1万元就能升级到四驱领航版,新车指导价16.98万元。增加的1万元添置费用换来了一整套L2级辅助驾驶功能,包括车道居中保持、DOW开门预警、主动刹车、道路交通标识识别、后方碰撞预警等,行车安全更有保障。此外,相对精英版,该车型还增配了电动尾门、蓝牙钥匙、副驾驶座椅电动调节、8扬声器音响、自适应远近光、64色氛围灯、全车车窗一键升降、外后视镜锁车自动折叠/加热、空调温度分区控制等功能。从配置上来看,领航版的主要升级了主动安全,并对座舱舒适性进行了升级调整。


四驱智能旗舰版(指导价17.98万)
再往上添1万元,便来到了枭龙MAX的顶配四驱智能旗舰版。和上一款车型领航版相比,顶配增加了移动物体预警系统、自动泊车入位、遥控泊车、循迹倒车、前驻车雷达、感应后备箱、HUD抬头数字显示、前排手机无线充电、主驾驶座椅腰部支撑、外后视镜记忆/倒车自动下翻、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负离子发生器等配置。整体来看,车型配置向智能化驾驶方向倾斜,对于在意新鲜感的朋友来说,可以慎重考虑。
结语
通过对比来看,枭龙MAX在售三款车型中,售价15.98万元的四驱精英版最适合一般家庭用户群体,配置基本够用,同时动力性、经济性、续航能力、空间、质感等方面与中高配趋同,产品力均衡,几乎没有明显的短板,要比同价位的宋PLUS DM-i两驱车型更具性价比。当然,对L2级辅助驾驶比较在意的话,是可以考虑四驱领航版的,不到18万的落地价能换来比CR-V、RAV4荣放、途观L、红旗HS5更优质的出行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