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交付5629辆,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问界速度”


当业界还在讨论“华为是否造车”时,AITO问界却已奔赴向下一里程碑。6月1日,赛力斯官方宣布AITO问界系列5月交付量达5629辆,环比增长22.7%。并且仅用了15个月,AITO问界就已正式实现十万辆量产,成为业内成长最快的新能源品牌之一。由此而来的“问界速度”,也正引发行业整体思考。

正如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AITO问界15个月达成十万辆下线,标志着用户对我们的认可与信赖,也标志着华为智选车模式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华为凭借三十余年的深厚ICT技术积累,从产品的定义设计到质量品控,端到端跨界赋能,助力合作伙伴赛力斯迎来质的飞跃,让AITO问界成为技术领先、质量领先、体验领先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业内人士分析,15个月十万辆新车下线的纪录,很好地验证了华为智选车这一全新商业模式的先进性——即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整车设计制造能力,结合华为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领先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最好的智能电动汽车。

在智选车模式下,华为凭借着三十余年的深厚ICT技术积累,从产品的定义设计到质量品控,端到端跨界赋能,助力合作伙伴加速“质变”。

据悉,第十万台下线的AITO问界M5智驾版,是首个搭载HUAWEI ADS 2.0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智能座舱3.0的车型,将于6月开启交付。资料显示,问界M5智驾版车内智能感知更进一步,让车适应人,实现座椅位置、HUD高度、后视镜位置等全方位自动调节。空间音频技术、后排HUAWEI MagLinkTM魔吸车载接口、PC车机互联、手机应用内地址导航流转等一系列全新软硬件技术的上车,让“智能座舱天花板”再升级,实现了“移动的全屋智能”。

得益于激光雷达和视觉的融合感知技术,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在融合BEV网络(Bird Eye View鸟瞰图)的基础上,实现业界首创的GOD(General ObstacleDetection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可以识别通用障碍物白名单外的异形物体;结合道路拓扑推理网络,率先实现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高速、城区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带来无限接近于L3的高阶智能驾驶体验。

不难看出,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华为用技术赋能产品,以用户体验为导向,而AITO问界作为华为生态的汽车品牌,集合了华为最为优势的资源,让智能汽车的开发速度和用户体验得到极大提升。

“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一定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只有擅长软件与硬件的公司跨界合作、深度融合,发挥长板效应,才能真正打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质汽车产品。”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10万辆AITO问界车型的下线,是赛力斯与华为跨界业务合作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这不仅是赛力斯模式的胜利,同时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