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员工猝死事件:996下的“过劳死”,究竟何时才能休?


近日,一则“比亚迪员工猝死在出租屋”登上微博热搜。

据媒体报道,11月5日,36岁的王先生被发现猝死在出租屋内,经过鉴定未意外死亡。

而在其工作打开记录显示,王先生在10月份有26天工作时长都在12小时左右,而按照劳动法规定,王先生已经明显超出用人单位应保障劳动者的合理的工作时长。

年轻不是挥霍的资本,一定要重视身体的各项警报

事实上,猝死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心源性猝死,主要是心血管疾病引起;而另一种是非心源性猝死,与抽烟酗酒、过度透支身体、盲目用药等因素有关。

而心脏是人体的动力,一旦它出现了问题,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机体反应。通常情况下,从疲劳到猝死,身上都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

第一,持续性的咳嗽

在心脏病来临之前,可能会表现出持续性的咳嗽或者是哮喘,这主要是由于自身胸腔出现积液而引发的。

第二,突发眩晕

在心脏病病发的早期,一些患者的排血量会大大地降低,这个时候就会引发血压出现快速的下降,进而导致缺氧暂时性的脑缺血等问题,由此而出现眩晕的症状。

第三,心情非常忧虑

当我们突然感觉特别忧虑,甚至情绪濒临崩溃的话,也需要警惕可能是心脏病在向你发出预警。

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少心脏病患者就是由于突发性的崩溃和焦虑,导致自己的宝贵生命受到了威胁。

第四,胸部表现出不适的感觉

当胸部出现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的时候,也是心脏病病发的一个早期症状。

特别是对于心绞痛患者来说,疼起来的时候就像是心脏部位受到压榨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尽快的就医治疗了。

除此之外,如果患者在经过体力劳动之后,或者是情绪出现大幅度波动之后,表现出疼痛加剧症状的话,也需要引起警惕。

第五,出现胸闷心慌的症状

对于一些心脏病患者来说,在前期的时候可能会觉得非常惊慌,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总感觉自己的心脏似乎在扑通扑通的跳动。

当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也需要及时地到医院进行检查。

第六,呼吸有障碍

在心脏病发作早期的时候,可能会对呼吸系统产生影响,进而使患者表现出上气不接下气的症状。

第七,极度疲劳

对于一些心脏病患者来说,在早期时总是觉得自己身心俱疲。

特别是女性患者当中,在心脏病发的时候,总是会觉得浑身没有力气,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身体仿佛是被石磨碾过一样劳累。

第八,冒冷汗

出现大汗淋漓的症状,就像我们经过了剧烈运动之后那样的汗如雨下。

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及时地安静下来休息一下,如果情况得不到缓解的话就需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大家如果出现了上述所说的这些症状的话,必须要及时地到医院进行检查,只有及早地发现病症并展开针对性治疗,才能够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千万不要一拖再拖,直到威胁到自身生命时才选择就医,这个时候很可能已经为时晚矣。

遏制“加班文化”,才能更好避免“过劳死”悲剧

数据显示:每周工作时间在48小时以上的职工占了21.6%,而没有享受带薪年假、没有补偿的占35.1%。

尽管最高法院也多次列举了超长时间加班的违法案例,也多次呼吁企业们需要保障员工们的正常上班时间和休息时间。

但遗憾的是,“过劳死”依然还是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40小时工作制看上去很美。

事实上,神经松不下来,对工作注定爱不起来,连轴转怎能创造更好的效益?

工作诚可贵,休息价更高。双休日,当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