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燃油车时代,日本确实称得上数一数二的存在,日系车更是在中国市场占据了大半个世纪。尽管来到今天,日系车依旧在中国市场拥有一席之地,深受消费者的认可,这背后除了日系车“抗造”以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毛病少。说白了就是买回来之后不用怎么修就可以开到退休。以至于在网上流行一句话:“买车就买丰田车,一车可以传三代。”这句话尽管存在一定的水分,但不可否认的是日系车拥有很多优势,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发动机好。

日本的发动机技术也称之为世界三大技术:美国的芯片、荷兰的光刻机和日本的发动机,这背后就能看出日本的发动机拥有过硬的核心技术。尽管我国多次把日本发动机拆开研究,依旧无法模仿生产出来,就算生产出来也是无法正常投入使用。以至于有日本汽车专家放出“豪言”:就算给你们中国图纸,也不可能造出来日本发动机。那么这背后是真的吗?确实如此!之所以日本发动机如此难制造,这背后有几点原因:第一,特殊材料。日本发动机采用的是“一体式”无缝连接技术,也就是说整个发动机都是采用特殊材料生产制造而成,只要途中被拆开了,那么就无法在正常使用,整台发动机相当于报废了。这背后需要用到的特殊材料,我们依旧无法研发出来。

第二,缺乏核心技术零配件。要知道一台发动机里面涵盖了成千上万的零配件,而很多核心零配件都在日本所垄断了,所以我们想要自主研发搞发动机,必然是离不开日本的核心零部件供应。但日本出口的很多核心零配件,都是使用了很多稀有材料和特殊金属,只有日本能造出来,就算我们买回来,也很难摸透其中的原理,很难造出来一模一样的发动机。

第三,缺乏专业的供应链生产。日本汽车行业发展得相当成熟,在发动机领域更是拥有众多技术专利,我国想要无视这些专利去研发生产,很大程度上会吃到官司。所以这几点原因也让国产车企在燃油车时代与国外品牌的差距不断拉大,就是因为缺乏核心的发动机技术,而成为了西方嘲笑的点。但这背后并不代表我们一直要落后于人,毕竟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拥有压力越大动力越大的优良传统,既然燃油车时代我们无法与他们竞争,在今天的新能源时代,我们直接实现了弯道超车,这事日本人和西方人都无法想到的。

随着我国汽车领域不断地努力,在今天这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已逐渐成熟,从当年的政策驱动,引进特斯拉这条大鲢鱼到今天的市场驱动,众多国产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更是发展迅速,销量突破了352万辆,已经是连续7年登上了世界的第一位,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13.4%。

不难发现,今天的国产车企已经不同往日。既能够自主研发生产燃油发动机,也能够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推陈出新。这无疑是给当初傲慢的日本车企和西方车企来了一个掷地有声的回应,这也难怪奔驰高管会透露:今时不同往日了,中国人也能够自主研发生产汽车,甚至销量比我们还要好。所以说,只要我们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经常以市场导向为核心,必然能够深受年轻消费者的认可与追捧,甚至走上国际化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