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回顾
01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是一笔算不清的账。
子女总有一天会长大成人,到那时候,父母应当学会洒脱放手,不要太过干涉子女的私事,尤其是子女有了小家庭之后,父母更不该跟他们有大额金钱来往。
小韩(化名)的丈夫不够独立,做事太过依赖母亲,结果令他后悔万分。
02
小韩与丈夫小吴收入都很高,婚后买了两套房,一套是婚房,另一套买的是学区房,算是为以后孩子上学做打算。
没成想,几年后他们的孩子没有去这个学校上学,学区房就空置着,小韩和丈夫打算把这套房子卖掉。他们一问才知,这套几十万的房子居然升值到了一百万,小两口乐开了花。
学区房很抢手,房子很快就卖掉了,钱一到手,丈夫小吴就把五十万转账给他母亲。
这时候小韩还在家里兴奋地等待小吴拿钱回来,她计划着买辆新车,再添几件家具,对小吴的所作所为完全不知情。
下午,小吴回来了,把剩下的五十万转账给小韩。
小韩愣住了,问小吴:“钱呢?不是一百万吗?买房哪有付一半钱的道理?”
小吴说:“人家给了一百万没错,不过我把一半钱给我妈了。”
他看妻子急了,连忙说:“你别生气,之前咱们要卖房的时候,我妈就说了让我把一半钱放她那里,她帮我存着。你也别嫌我说话难听,我妈的意思就是觉得你花钱有点太爽快……再说了,一百万咱俩一人一半,夫妻平等嘛,就当把我那一半存我妈那里。”
这话让小韩非常不舒服,她不觉得自己花钱大手大脚,认为自己想买的东西都是必需品。
看见妻子还是不高兴,小吴又说:“你的那一半还是你的钱嘛,我妈这么做是心疼我,她又不会害我,你怕啥呀?”
小韩不想跟丈夫吵架,于是不再争辩。
她虽然嘴上不抱怨,但是从这一天开始,心里对婆婆有了一些看法,也对丈夫有所改观。她认为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没道理还被妈妈管着钱,丈夫这样做,简直像个妈宝男。
而且,小韩认为婆婆对自己有些不满,居然背地里跟丈夫数落自己,说自己乱花钱,这不就是嚼舌根吗?
虽然小韩不高兴,但是他们跟老人住得远,平时也没空来往,不会发生鸡毛蒜皮的小矛盾,所以日子还是照常过下去。
直到两年后,这五十万引发的矛盾才爆发出来。
小吴因为把钱给了他母亲没钱买新车,所以只能继续开他的旧车,小韩不满意丈夫的态度,所以也没再提给他买新车的事儿。旧车就这样开了两年,在一次行驶中“寿终正寝”了,把工作中的小吴搁浅在路边,耽误了他的生意。
当务之急,就是要买一辆新车。
小吴打电话给妻子:“我车坏了,现在就在路边处理,把我正事都耽误了!老婆你赶快帮我买一台新车,最好今天就买下来,我工作耽误不得!”
小吴着急,但是小韩一点都不着急,一听见“买车”,她就想起当年那五十万的事儿。
小韩说:“你不是有五十万在你妈那里吗?你直接拿了钱,到你附近找个4S店买台车不就行了?我也忙呢,没空帮你买。再说了,你自己有钱,就别动家里的存款了。”
说完,小韩就把电话挂了。
小吴见妻子这个态度,就知道她心里还是不高兴的,但是妻子说得也对,是小吴自己理亏。
小吴打电话给母亲:“妈,我车子在半路上坏掉了,得赶紧买个新车赶时间呢!之前我那五十万不是在您那里吗?您现在去银行把钱给我转过来好吗?我急用!”
谁知母亲却说:“买车?已经给你弟买完了。”
小吴愣住了,问:“给他买,关我什么事啊?我急着用钱,我那五十万……”
话还没说完,母亲就打断他的话,说:“就是你那五十万啊,我给你弟买车了。你跟小韩条件好,匀一匀给你弟弟嘛,他都没钱买车。”
小吴傻眼了,很生气地质问母亲:“这是什么道理?您当时说帮我保管,这是我的钱啊,为什么不经我允许就用了呢?”
母亲说:“你有钱啊,你弟弟穷啊,这让别人看了怎么说我?肯定说我这个亲妈偏心眼!出去面子上都挂不住,你们兄弟俩吃好穿好,我们做父母的才能放心啊,你这钱就给你弟买车用了,你做哥哥的还能没个做哥哥的样子吗?”
这一番歪理让小吴哑口无言,不知怎么跟思路奇葩的母亲理论。
母亲似乎也不想听小吴再谈钱的事儿,唠叨了两句就挂断了电话。
小吴一个人站在车来车往的大街上,母亲不给钱,妻子也不接他的电话。眼下,他赶不上去见客户了,只能打电话给对方连连道歉,然后默默地打车回公司。不用问就知道,老板一定会痛批他一顿。
五十万元打了水漂,便宜给了没出息的弟弟,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小吴觉得肉都在疼。
小吴只觉得自己好惨,却又对母亲无可奈何。
03
成年之后,每个人生活条件好坏,全都各凭本事。
做父母的心疼子女是常理,但如果强行要求有钱的子女把钱无偿送给没钱的子女,这就是父母思想糊涂了!
父母手伸得太长,管到了子女的财产问题上,将来必然会闹出大事。
一:无论男女,结婚以后就要学会独立于原生家庭。
抚养子女到18岁成年,是父母的义务,在一般家庭中,父母会继续供子女上完大学4年。有不少父母因为疼爱子女,在子女刚刚就业的一两年中,依然会给子女金钱支持。
但是子女一旦结婚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父母基本就不再给子女钱了,这时候就到了子女反过来孝顺父母的时候。
如果一个人已经结婚成家,却还需要扶持帮助,说明这个人不够独立,责任心差。
当然,更有可能的原因是这个人比较好吃懒做,自己工作能力差,小家庭日子过得紧巴巴,就指望着能得到父母的钱。
这类人,说成是他们父母的累赘也不为过。
在多子家庭中,这类人不光指望着父母给钱,还会把主意打到兄弟姐妹身上。因此多子家庭中有能力的子女,也应该懂得婚后独立的道理,不要和父母、兄弟姐妹有高额的金钱来往。
子女身上没有金钱纠葛,就能一身轻松。
二:越是糊涂的父母,越喜欢在子女间“劫富济贫”。
一些老人的观念太过时,以前人们生活条件差,子女之间互相帮助、给予金钱支持是正常现象。这是因为那时候人们工作机会较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靠自己养活家庭有些困难。
于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下去,亲戚之间抱团互相帮助。
现在就业机会遍地都是,只要不好吃懒做,基本不会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只有老一辈的父母依然认为要“平衡”子女们的小家庭财产,才会向有钱的子女要钱给穷的子女。
这类父母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尊重客观事实,心里糊涂。
他们总觉得做父母的就该掌控整个家族的“大局”,在子女之间干这种“劫富济贫”的事。实际上吃力不讨好,也不会得到子女的尊敬和信服,反而会惹怒子女,被他们埋怨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