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夙靳霁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小鹏汽车旗下的P7在市场中的销量以及口碑都有着明显变化,从“初出茅庐”,到造车新势力“当红一哥”,这些都是它凭实力斩获的结果。或许之前的小鹏G3i会有一些不温不火,但在智能科技体系层面,小鹏旗下的产品没有让人失望过,而它之所以拥有如今的市场地位,智能科技体系占很大一部分功劳。
当小鹏汽车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产品布局紧接着得到拓展,小鹏P5成为了它旗下的第三款车型,所承袭的依旧是小鹏汽车家族稳健的智能生态走向。在今年第26届粤港澳车展中,小鹏汽车带领旗下全体车型亮相,其中还有一款刚露面的新车型——小鹏G9,产品定位在小鹏G3之上。
小鹏汽车主要用到的自动驾驶芯片来自英伟达,但型号存在差异,例如小鹏G9用到的是英伟达OrinX,公开算力有508TOPS,小鹏P7和P5用到的是英伟达Xavier,公开算力有30TOPS。这个芯片数据对于很多群体来说可能看着不过瘾,但是芯片算力决定的是大数据分析,后续的执行力可以用技术来弥补这一点。
所以小鹏汽车的智能技术并非主要依靠芯片算力,也正因为如此,展现出了小鹏汽车凌驾于芯片算力之上的技术水准。对于小鹏车主们而言,“人机交互系统好用”或许是小鹏汽车能够带来最为直接的体验效果。而这部分是小鹏汽车比较在意的重点技术,同样也是它的产品特点。
小鹏汽车的车机芯片采用了高通骁龙820A Prime,这个车机芯片放到目前市场上并不是最新的,但是小鹏却能在这个芯片基础上带来契合用户操控习惯的底层逻辑。以小鹏P7来举例,它的显示屏有着14.96英寸,显示屏在靠近主驾驶位一侧的边缘带有一排快捷触控按键,可以根据上面的符号直接点选到自己想要到达的界面,例如车辆常用的设置功能、空调、音乐等等。
这样的好处更多是便捷,就比如当前显示屏正在使用地图导航,我们在行车过程中突然想听音乐,可以直接在快捷键处点开音乐界面,设置完成之后返回当前地图界面就可以了。这样避免了很多繁琐的操控,尤其是在的行车过程中可以达到便捷操控的目的。这是我认为取消物理按键所带来的真正意义,可以保留便捷操作的同时减少空间布局。
除了便捷的操控之外,人机交互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功能,而这项功能考验的是智能AI的反应速度,以及AI对语音的判断力、执行力,而在执行力的范围中还包含了权限覆盖面,所以这项功能同样考验着一个厂家的智能体系功底。
小鹏汽车的人机交互之所以被认可,正是因为它做到了以上几点,并且效果连贯。当用户有需求时,可以直接对车机系统说出自己的需求,并且它的指令权限覆盖面宽泛。除了多媒体系统、导航、电话、空调之外,它的权限还涉及到了其它部分,例如调整方向盘重力、空调大小和空调风向、灯光、倒车影像,甚至是自动泊车等等。
并且这些指令可以连续下达,小鹏汽车的语音助手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指令并给到已完成的语音反馈,如果该项指令不在权限范围内,AI也会很有礼貌的告知用户操控步骤。这是比较难得的一点,并且AI的语言分析能力也比较强,精准度高,反应很快,而这些优势汇聚在一起,用户在语音操控时心里会很舒爽,后期也会逐渐习惯用语音去操控。
除此之外,小鹏汽车的车机已经构成了一套完善的互联网生态,很多我们手机上常用的功能在车机内“我的应用”中同样可以看到,除了可以网上冲浪,还有音乐、视屏等多项娱乐功能,再加上有着阿里做背书,因此在功能应用上和阿里实现了接轨。
总结:
作为一家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确实以新起点的思维角度在智能领域打开了坦途,但毕竟是一家造车新势力,在产品的调校功底层面还有所欠缺,例如它的操控质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历练去掌握方向盘调校的精准度,或是刹车、油门上的调校水准。小鹏汽车在方向盘调校层面存在些虚位,这是普遍实操后能够感受到的,这也是小鹏汽车需要上升的部分。但是作为一个年轻品牌,它能够在智能方面做到如此出色,至少同级竞争里的赢面拿捏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