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高材生弄不明白“现在大家为什么还买燃油车”


中国的教育水平正在逐年提高,考上清华北大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了,但作为中国最顶级的学府殿堂,北大培养出来的人才依然代表着中国最顶尖的知识水平,可就算这样的人才依然还有解不开的难题困扰着他们,比如芯片光刻机,比如自研的操作系统等等,而最近另一个难度与之相匹配的问题也被提了出来,那就是“现在大家为什么买燃油车”。

提出这问题的人正是蔚来汽车的老板李斌,作为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士学位的拥有者,同时辅修法律学和计算机,他的提问看似简单且弱智,但实际背后的原因却令人暖心,所以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为啥“现在大家为什么买燃油车”。

怀旧复古是其中之一的原因

其实李斌自己也给出了问题的解释,他认为是这群人“怀旧”,渴望并盼望每天能呼吸到“汽油的味道”,所以才选择了燃油车。但他忽略的问题在于,燃油车有个非常先进的技术,那就是花5分钟把液体燃料倒进油箱里就能跑出500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他李斌的蔚来以及其他所有的电动车都做不到这一点。

我们不是怀念燃油车,而是你李老师造的车子“不行”啊,如果你的蔚来汽车5分钟充电能跑500公里我们也支持你,可别说5分钟了,就算冲50个小时,蔚来汽车的实际续航里程也就500出头。在刚刚发布的冬季电动车测试评分项目中,蔚来EC6在冬季的续航仅仅只有336公里,勉强达到了宣传里程的一半多一点,如此的不“持久”我们怎么敢信任蔚来汽车能提供“到位”的服务呢,还是修身先吧。

不过李斌老师不愧是高学历的人才,之前为了证明蔚来也能长途跋涉,愣是搞了个什么蔚来ES8进新疆的活动,结果跟在蔚来ES8后面的补能车成为了汽车界茶余饭后的笑话,最后补能车也没电了,靠着燃油拖车才勉强把车给弄了出来。虽然口碑崩坏,但观众们却惊奇的发现李斌老师可能解决了“永动机”的难题,因为只要有油就能靠拖车拖着蔚来ES8一直跑下去。

所以大家怀旧复古是一方面,另一方可能是不信任李斌和他的蔚来吧,因为普通人家里可没有拖车啊。

生活很难了没必要再“难上加难”

国庆节大家扎堆出行的“快乐”,李斌老师你一定不懂吧,我记得今年国庆节有关的新闻中就出现了电动车的内容,其非但不是什么乐观的新闻,相反我看了之后还觉得两脚发软。新闻内容其实很简单,两家人都开着纯电汽车出行,结果为了争夺高速服务区仅存的充电桩大打出手,而如果他们不争的话,恐怕自己和车子就只有全丢在高速服务区上了。

我不知道李斌老师有没有开着自己的蔚来汽车跑过长途,我是指后面不跟着充电补能车的那种旅行,毕竟偶尔体验一下“凡人”的生活也更能深思自己产品的缺陷。从现在李斌老师的言行举止来看,我估计应该是没有体验过,因为只要体验过这样的生活就不会问出这样愚蠢的问题;而如果李斌老师确有过开电动车跑长途且和别人争抢过充电桩的经历,但依然问出了这样的问题,那只能说李斌老师的北大社会学根本就白学了,建议重新回去从小学义务教育学起。

往大了说能源的争夺是国与国的博弈,由此可能引发战争。往小了说充电桩的争夺是车主与车主之间的较量,由此可能会引发斗殴。在现目前情况下盲目自信纯电车型,如果以后再发生因抢充电桩引发的斗殴事件,不知道李斌老师有没有相关的责任?

本质是博取眼球,但说话内容明显不符合逻辑

其实李斌老师会这样说也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毕竟作为蔚来汽车的老板,他的工作核心就是要想办法卖出更多的蔚来汽车,选择博取眼球的话题来吸引关注度,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可问题在于他说的话明显有失水准,不像北大高材生能说出来的。

如果想要推广纯电汽车,我个人觉得大可不必“打一个捧一个”,况且当前的市场环境和科学技术还无法支撑将全部的燃油车转变为电动车,盲目的推广一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在高速路上抢充电桩就是其中之一。在我看来,推广纯电汽车大可不必像李斌老师这样急躁,建立一个过度的方案才是万全之策,况且过度对电力的依赖本身也是一种有较高风险的事情,只有将多种能源相互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合理的利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