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被讨论的最多、关注度火爆的车型和基层百姓的消费水准有可能真不是一回事,看看街上的那些被许多人瞧不上的车型,结合社会各色人群的收入真的怀疑那种几十万的豪车真的已经像传言那么火了吗?这些豪车现在确实越来越有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趋势了,但是没有遍地是,能见的频率高也不代表它在整个市场上占的比率高了。夸大豪车的受众人群其实也是超消费贷款的一大推动因素。
纯使用和经济上紧凑车反而是最好选择,那些向往豪车的群体开这种车并不会真的不合适,只是心理上一直有幻想罢了,不过这个说法真不能为所有买不起豪车的朋友发声,真有一部分是觉得豪车外观明显更有个性设计更上心。14万提卡罗拉,开了两个月,车主坦言油耗省的太夸张。
有些豪车虽然善于用外形和气场来掩盖品牌力和知名度,借此打开车主钱包,有些则用无形的品牌力来感染车主,想要在紧凑车里找一款外观能雅俗共赏的车型卡罗拉就可以,观感上不能说一眼就让想买的车主拍板,但是很少能见到外观差评的踪影,艺术感和美感一直是体现在车上,流传在车主口中。大灯内的花纹犹如翻滚旋转的海浪,看似每条线段有缝隙,实则给人连绵不绝的真实感。前脸大灯、镀铬条的上扬给人的感觉都是自然顺势而为的,而不似好些车真的太刻意感觉就是按着审美和设计模板直接呈现出来,这种效果真的不能蒙蔽车主的双眼。
内饰的化繁为简并没有让车主产生所谓的简陋感,而是用柔和连贯的设计把能用到的实际设施连接的很舒畅,大屏中控的实际操作和它看上的简洁灵活相一致。周围的按键以及装饰兼划分区域的设计也让车主更易使用更易区分操作区。
车主的情绪从来都是夹杂着满意和不满意,比如安全配置得到的认可远大于它被人称道的外观,电子手刹可比轩逸这些更火爆的车要令人感到方便,但是它的低速顿挫确实可以当做是一种鼓励和动力,买更高级的车的动力。
车主现在开1900多公里,过磨合期一阵子了,平均油耗6.3,一公里不到五毛钱的水平真的是个不小的诱惑,其实同级比它多两个油的也不少,一万公里就能一千多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