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降价搞得大家都很难受,疫情、国际政治形式的变化,以及全球化供应链的脱钩,包括从油车到电车的转换过程,产业的发展节奏到底该怎样?都让大家很困惑。”
4月1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高层论坛在京举办,蔚来CEO李斌如是说。

如果要给2023年的中国汽车市场选择几个关键词,价格战肯定名列首选。
当几乎所有人都以为2022年苦了自己、肥了产业链的本土电动车企要趁着国补退出的机会或涨价回血或保价促销时,特斯拉打响了降价的第一枪。
有一说一,选在自身销量下滑、大环境政策改变的2023年开启价格战,特斯拉精准捕捉战机的能力可见一斑。
鉴于特斯拉一直都是那个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市场走向的示范标杆,所以,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几乎所有电动车企很快被迫降价应战了。

正当电动车企想借着终端价格的油电平价收割燃油车企时,血厚皮实的燃油车企也拍马来战,接下来就是眼花缭乱的各种促销、补贴满天飞,严重扰乱了购车者的心理预期和价格认知体系。
当此紧要关头,3月2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文呼吁:理性对待本轮汽车促销,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
中汽协之所以选在这么一个时间节点振臂一呼,是因为3月31日不仅是全国各大风景区免门票游玩的截止日期,也是很多电动车企、燃油车企促销终止的日子,所有亏得吐血的本土电动车企都在对这个日期翘首以盼。
前阵子,飞凡F7正式上市公布价格时,不少人都懵圈,各路业内人士都表达了自己的不解:这种掀桌子的定价,简直比特斯拉还要不讲武德!

虽然飞凡背后有上汽这个大靠山,作为毛利率一度高达百分之四五十的合资品牌,靠着合资品牌的光环和垄断收割了消费者那么多年,小金库里有的是钱。
但这种定价让同样支持换电并竭力保价的友商情何以堪,飞凡难道是要拉着大家一起,把价格战打到明年?
要知道,1-2月份,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利润同比暴跌了57.1%,价格战对车企盈利的巨大伤害可见一斑。
就像那句名言所说的:“你可以决定战争何时开始,但你无法决定何时结束”。当大家都陷入囚徒困境,不断内耗时,价格战何时结束就不是哪个厂家或协会说了算的了。
所以,放弃价格战早日结束的幻想,准备战斗吧。
飞凡之所以掀桌子,摆出一副“老子不怕亏钱”的战斗姿态,是因为它老子确实有钱。

但没有靠山而且还在不断失血的新势力就被逼上了梁山。它们能活下去的唯一做法就是:降本、降本、降本!
不过,自古华山一条路,但降本这么高难度的问题却没有标准答案。
一体化压铸技术是新势力试水整车集成设计、降低整车制造成本的可选方案之一,蔚来已经在ET5、全新ES8上率先应用一体化压铸。

近日,蔚来又与文灿股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车身一体化压铸等方面深入合作,看来,一体化压铸技术有望应用到蔚来全系车型;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何小鹏也表示将要推出的小鹏G6搭载一体化压铸。
CTC/CTB也是降低整车Pack成本的重要技术手段,比亚迪、特斯拉已经树立了榜样,新势力们自会效仿,零跑C01是国内第一家搭载CTC技术的厂商,而且自研八合一集成电驱,蔚来也能自研EDS三合一集成电驱。

这是新势力有能力自研且能有效降本的关键零部件,给你算下账就一目了然了。
目前,搭载IGBT的三合一电驱成本大概在每千瓦70-75元,假设纯电动轿车三合一集成电驱的平均功率为275KW(零跑C01单电机版电驱功率200千瓦,四驱版400千瓦),电驱成本为两万元左右,纯电动SUV一般采用四驱,其三合一集成电驱的功率为400千瓦(蔚来ES8为480千瓦),电驱成为则为三万元左右,考虑30%的毛利率,纯电轿车可以节省6000元,纯电SUV可以节省9000元!
所以,三合一、七合一乃至集大成者的八合一集成电驱成了几乎所有新势力车企主攻的方向。
目前,“价格战”已经逐步降温,转变为保价战,终端车市趋于平稳态势。多家造车新势力公布3月销售成绩单,新势力正在急剧分化:
一面是少数车企回暖,像埃安3月进一步突破4万关卡,理想3月销量也突破2万辆。

另一面是不景气的延续,像前两个月严重掉队的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两家车企3月销量均出现同比大幅下滑,其中小鹏汽车跌幅更是达到54.57%。
外部,2023年由于锂价大幅下滑,也被视为电动车降本大年,业内普遍较为看好电动车持续渗透。内部,新势力们八仙过海,就看谁的成本控制手段更为高超。
大浪来袭,至于谁能率先上岸,我们只能边走边看。